
「天眼聚焦」工业大突破:打造富有贵州特色新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集群。
当下,贵州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之路正步入快车道。到2025年,贵州省将建设融合标杆项目200个以上,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到60以上。
窥斑见豹,在发展过程中贵州积极依托开发区的集群效应,大力培育首位产业,推动生产要素向开发区内部聚集,走特色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道路。
规模化发展,做大总量做强规模
集约化生产,建强工业全产业链
2019年,以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为核心承载区申报的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成为全国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
2015年6月,贵州省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设贵州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贵州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大幕就此拉开。经过多年发展,涵盖物流运输、土木工程等多个行业的贵州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成。
2021年12月24日,宁德时代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在贵安新区正式开工。据悉,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435亩,规划建设年产60GWh。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将深耕贵州,全力以赴把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 郭睆秋
此外,贵州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振华新材料、中伟新材料等企业加快成长。去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余户。3户企业成功上市。
在智能化技改项目的赋能下,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年来,贵州的工业企业纷纷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登云”“上云”,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化应用。其中,贵阳市已推动实施大数据融合应用项目212个,带动469户实体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
高端化引领,科技创新提质升级
今年一季度,研究所预计将再增加3台3D打印设备。“目前3D打印在贵州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将积极培育本土市场,服务贵州工业产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科技支撑。”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所长古文全对记者说。
黔东南州科技局前往广东考察招商引资项目。
这些天,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工地上,每天有100多名施工人员加紧施工,挖掘机等80多台机械设备投入运转。
除了开展培育本土市场主体之外,贵州也在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缺什么引什么,以招商引资做大增量,并致力于从中培育出更多的经营主体。
经过前期的积累,研究所目前已建成2个系列生产线共计8台工业级生产设备,均为贵州省首台/套工业级增材制造(3D打印)装备。此外,研究所还自主研发了冷却系统,产能提高了30%。目前,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行业领先的企业。
加大资金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贵州多措并举不断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尤其是积极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2021年3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提出聚焦聚力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循环转型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打造富有贵州特色、契合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体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在产业集群上,贵州的步伐不止于锂离子电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从多个方向进行了优化。其中,巩固提升优质烟酒、现代能源、基础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等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贵州省冶金化工研究所3D打印设备。
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龙项目总投资60亿元,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随着一期工程的推进,当地新型材料产业集群进一步加速。
宁德时代在贵阳贵安举行开工仪式。
贵州大龙开发区抢抓机遇积极转型,形成了硫酸锰、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等锂电池材料的集聚发展效应。目前,共有新型功能材料企业13户,占整个开发区规上企业总数的28%,工业产值131.7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4.36%。
上一篇:华鑫证券:给予天宜上佳增持评级
下一篇:2022年陕西机械工程师职称评审条件和要求